小积分带动大文明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2

近两年来,学院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党建+信用村”建设新模式,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抓手,以信用积分超市为激励,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全员发动、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持续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学院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和胡大楼村党支部认真谋划,积极打造信用超市: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细化积分加减项指标,将信用积分与评优评先、中心工作、文明实践等工作相结合,通过线上积分、线下兑换的方式将村民的日常行为与积分管理相挂钩,引导村民认真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村级治理,实现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从“叫我干”向“比着干、争着干、主动干”的转变,广泛形成守诚信、讲文明的良好风尚。

一、织牢“制度网”,明确积分清单,让“农民户”变“信用户”

驻村工作队和胡大楼村党支部坚持公平公正、务实高效的原则,将《信用超市管理办法》、加分标准明细、减分标准明细、兑换步骤张贴上墙,让积分制实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据可查;成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小组组长、网格员等人组成的积分管理审核委员会,负责积分设置和审核评定,并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审核评定工作进行监督。围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环境保护、粮食安全、村庄建设、参军入伍等6大类22项加分清单、4大类24项减分清单,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字化指标,赋予基础积分100分,根据村民参与治理事项和违反具体事项不同程度给予2-500分的奖惩。

二、优制“执行表”,细化评分程序,让“信用分”变“信用金”

坚持“一户一张卡,一事一登记”原则量化积分,按照“村民自主申报、包片干部和网格员进行赋分初审、积分管理审核委员会评议”等程序进行评分,并通过广播、微信群、公示栏、电子大屏等载体“晾晒”积分情况。开设线下“积分兑换信用超市”,明确积分兑换细则按照“1积分=1元”的标准,将个人信用积分“变现”,农户持“积分兑换卡”到村“信用超市”兑换牙膏、肥皂、洗衣液、米面油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

三、晾晒“成绩单”,强化示范引导,让“袖手看”变“动手干”

积分制让村里的大小事务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比,推动群众从“袖手看”向“动手干”转变。通过正向激励,凝聚群众、调动群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以参与换积分、以积分换“实惠”,小积分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受益者。

未来,胡大楼村将以积分“信用超市”为载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和美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形成乡村治理新风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图文/李治国)



初审:吴璇    预审:孙静    审核:刘红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