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青春筑梦江淮行”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08浏览次数:237

(院团委通讯员 刘心洁 石可)新中国峥嵘七十载,新青年奋斗在江淮。7月1日-6日,根据团中央、团省委等部门澳门新濠天地: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文件精神,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选派76名师生组建5支队伍,分别奔赴合肥市和平路街道、宿州市褚兰镇、巢湖市槐林镇、淮南市八公山乡和舒城县阙店乡等5个乡镇(街道)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内容涉及情暖童心、乡村振兴调查、脱贫攻坚助力、依法治国宣传、垃圾分类宣传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多个方面。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保障师生实践安全,6月28日下午,院团委组织全体“三下乡”师生在十楼会议室召开动员大会,学院副校长陈行参加大会并就如何开展好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队员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开展法律知识问卷调查,并通过向居民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海报宣传,守法签名,有奖知识竞答等形式增强居民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肥东路社区留守儿童孙浩然、孙浩天是一对双胞胎,由于父母离异,平常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队员们走到他们身边开展了爱心陪护活动,小兄弟俩对社区工作人员说:“阿姨,我俩今天好开心,有这么多哥哥姐姐陪我俩玩,教我俩知识,真希望每天都这么开心快乐。”实践中,队员们还开展了楼道广告清除、街道卫生清洁、共享单车整理、文明劝导、垃圾分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谢炉村,村支部书记谢兴刚向队员们介绍了谢炉村的桃园基地、草原牧业、养殖扶贫情况,并带领队员参观了桃园基地。随后的五天时间,队员们每天从驻地步行四公里前往桃园基地开展“扶贫助农,黄桃致富”实践活动,队员们分工明确,不顾天气炎热,帮助果农采摘桃子、贴标签、打包装箱,忙得不亦乐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还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黄桃销售,五天内就帮助果农从网上销售黄桃三十箱。利用休息时间,队员们还开展了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敬老院志愿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

    在巢湖市槐林镇,队员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海如纪念馆,参加了镇政府“我和我的祖国”视频拍摄,接受了巢湖市贫困人口医保政策宣讲会现场学习,走访了美丽乡村——大汪村,深入了解了中国渔网第一镇的渔网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等情况。在大汪村、惠峰村、万年村、官塘村等4个村,队员们协助村委整理档案和资料、填写农户信息登记表,并对当地村民进行走访,队员们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受到村干部的一致好评,他们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近距离感受到广大扶贫干部的奉献精神和老百姓对扶贫工作的认可。

    在舒城县转水湾村,队员们在省委编办督查处副调研员,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江万永带领下参观了整个村庄,了解了转水湾的历史和现在,重点走访了优秀村名代表和特困户,详细调研了转水湾的精神扶贫、香椿产业扶贫相关情况。走访中,同学们来到退休乡村教师黄顺炎家里,听黄老师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黄老师和老伴张先品都是乡村教师,在转水湾教了一辈子的书,用知识让转水湾的孩子看到更美的世界,他们非常开心幸福。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今年初就和村两委说,要在端午节请全村的五保老人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过节,不巧老伴张老师端午节前几日生病住院,家里人都在照料她,得知这一情况后,很多转水湾村民志愿者自发前往服务,帮助两位老先生完成了心愿。7月5日晚,实践队员还与村民代表在转水湾村文化广场为村民奉上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在淮南市八公山乡,队员们考察了互联网+创业基地、农村电商等项目,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窑”传承馆、寿县楚文化博物馆、寿县非遗文化传承馆——寿县香草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学习寿州窑的历史文化、烧造技艺以及发展现状,在工匠大师的指导下,体验拉坯、上釉等制瓷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深入了解八公山豆腐文化及豆腐产业发展情况,队员们前往中国豆腐村——大泉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在村民胡学兵的豆腐作坊中体验传统豆腐制作的工艺流程。队员们还发挥专业特长,就当地土特产品,如豆制品、大白桃、梨等产品的包装设计、营销策略、销售渠道出谋划策,将在校所学融合于实践,为当地土特产品包装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 长才干、作贡献,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